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《清實錄》記載了清朝300余年皇帝在位期間的執(zhí)政活動,堪稱珍貴的歷史典籍。然而這樣一部重要的皇家典籍,卻曾在偽滿洲國時期被日本侵略者一改再改,隱藏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。
1936年,偽滿洲國為尋求世界各國的政治認同,在“滿日文化協(xié)會”倡導(dǎo)下,影印出版了盛京崇謨閣所藏清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及《滿洲實錄》《宣統(tǒng)政紀》,名為《大清歷朝實錄》,全書共影印300部。
影印之前,日本方面專門派人對《清實錄》逐卷檢查,凡遇有對日本無益的記述及妨礙“日滿親善”的字句,都命工作人員進行挖補。實錄所用的是涇縣榜紙,日本人在挖補之前先把字用鉛筆畫出再摳去,然后用同樣的空白宣紙四邊沾水貼上,晾干后再用同樣的字體進行填寫。
遼寧省檔案館所藏的《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》中被挖補的地方很多,前后筆跡也不相同,就是當(dāng)時日本人篡改的。
甲午戰(zhàn)爭后,中日簽訂《馬關(guān)條約》割讓遼東半島,俄、德、法三國認為此舉侵犯了他們的在華權(quán)益,以提供“友善勸告”為借口,逼迫日本同意清政府以3000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。此事《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》中記載“現(xiàn)在倭已允歸遼東”,被日本人挖補成“現(xiàn)在日已允歸遼東”?!叭龂c商歸地,不難議結(jié),駁阻索償,仍需借助俄力”被日本人挖補成“三國與商歸地,不難議結(jié),駁阻賠償,俄方自愿盡力”。
日本不惜代價影印出版《清實錄》,是為替?zhèn)螡M洲國辯護,掩蓋其侵略歷史。盡管多處被日本侵略者篡改,有“實錄不實”的遺憾,但它畢竟是匯集了大量原始文字資料的清史寶庫,同時,為日本侵略者曾經(jīng)篡改留下罪證。
(《北京日報》2.20 趙洪南)